男子1天接5000个轰炸电话 被扰1年后收到神秘短信
男子1天接5000个轰炸电话 被扰1年后收到神秘短信
北京青年报2018-01-15 09:04:14
李康先被“呼死”,然后收到敲诈短信
李康接到的骚扰电话
“呼死你”卖家称每天可以“轰炸”对方3万次
李康(化名)的生意和生活,现如今被搅成了一摊浑水。李康在北京做防盗门锁生意,自2016年11月份以来,他的10多个业务号码和私人号码,一天要接到至少5000个恶意骚扰电话。“来电,3到5秒,挂断。接了,对方也立马挂断。”李康意识到,他被“呼死你”缠上了。看似恶作剧的“呼死你”背后,隐藏着连环套路,被骚扰一年后,李康收到了一条神秘短信,对方称,收费49元可以帮李康免除骚扰。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获悉,目前网上仍有售“呼死你”服务,单天收费30元,而骚扰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勒索”,已经成为部分商家的敛财手段。对此,法律界人士表示,提供“呼死你”服务的商家,如果出于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先骚扰再勒索的行为,或将触犯相关法规。
事件
遭恶意骚扰 一天接5000个轰炸电话
“哪位啊?”“咔……”李康告诉北青报记者,从2016年11月份开始,这种“响几声就挂断”,“接通了对方不说话,立马挂断”的电话,他每天要接上千个。
被骚扰一段时间之后,李康摸清了一些“规律”:每天早上的6点半到9点半,中午的10点半到12点半,凌晨的3点到4点,这三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大量陌生的手机号码,总是在他的6部手机间不停地呼入,循环往复。
分不清是业务往来还是恶意骚扰,李康不得不接听这些电话。接通后,电话往往被对方迅速挂断。李康回拨过去,发现这些号码都是虚拟的,无法呼入。询问朋友、在网络上检索后,李康意识到,自己被“呼死你”缠上了。
李康和家人在北京做防盗门锁生意,6部手机,10多个手机号码,除了两个私人号码,余下的都是业务电话。被“呼死你”缠上后,李康和家人曾想过换号,但考虑到“生意对象找不到”,他们放弃了这个想法。
“他这个电话就是不停地换。一会儿显示是广州的、上海的、深圳的、香港的,一会儿又是哈尔滨的、北京的、江苏的,全国各地哪儿都有。根本来不及屏蔽,你屏蔽了这个,那个又跳出来了……”李康粗略算了一下,每天三个时间段共6个小时里,他的6部手机至少接到5000个骚扰电话,“从营业厅里打出来一段时间的通话记录,有十几米长。”
对李康来说,最直接的感受是生意上的损失。手机占线,导致一些真正的业务电话想打但打进不来,“拨出去也费劲”。除此之外,他说,自己和家人在精神上备受折磨,“这是一种摧残,有时候骚扰电话整夜整夜地响,我们一家人都被弄得很疲惫。”
利益链
“呼死你”背后:有人有偿帮助解除
李康告诉北青报记者,被骚扰了一年多,他们至今没搞清楚是谁制造了这出“恶作剧”。“我们的业务电话,一般会印在名片上,广告宣传单上,在各个小区的业主间分发,或者是印在面包车身和摩托车身上,涉及的面太广了。但是,我们没往电线杆上、地面上印,不属于‘牛皮癣’。”李康还表示,自己这么多年没在外面得罪过谁,他唯一的猜测“可能是弄锁的同行给设置的”。
如果“呼死你”只是别人的恶作剧,之后发生的事情,则让李康一家出离愤怒。2017年10月12日,李康的一部手机上接收到一条私人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内容显示,“因软件系统被用户不当使用,服务器查到你被永久自动呼叫!解除费仅需49元!解除为永久解除!”随后,短信中附上了一个微信号码。
“这明显就是来要钱的,肯定也不止49元。”李康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不是自己第一次遭遇这样的“勒索”。
2015年,他的业务电话也曾像这次一样,被“呼死你”缠上。随后,有陌生号码发来类似短信,“对方说,打了钱,就能解除‘呼死你’”。当时,在李康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家人跟对方联系后汇去了2000元,之后,骚扰电话果真平息了一段时间,但他们并不知道,收钱的人是谁,是什么身份。现如今,对方“故技重施”,骚扰轰炸之后,勒索信息接踵而至。
这次,李康特意跟家里人交代了,“钱不能给”。
调查
先“呼死”再勒索成敛财套路
和李康有同样遭遇的人不在少数。据媒体此前报道,北京一位聂姓市民,曾被“呼死你”骚扰,随即有人发来勒索短信,向其索要300元钱,称收款后可以“帮助(其)解除骚扰”。同样,也有网友表示,自己遭遇“呼死你”电话轰炸后,有人添加其微信,发来信息称“什么时候付款什么时候停止”,并发来一张收款128元的二维码,让受害者扫码支付钱款。
先用“呼死你”进行骚扰,再对受害者进行敲诈勒索,这已经成为不少不法分子的“生财之道”。
近日,北青报记者发现,在网上可轻易找到大量售卖“呼死你”软件的信息。
商家称,使用“呼死你”软件“十分安全,不会被追查和拦截”。随后,北青报记者以求购者身份,要求体验5分钟。按照商家给北青报记者发来的网页版链接,北青报记者注册后,输入要“呼死”的手机号。随即,该手机号开始有反应,仅5分钟内,接到了31个骚扰电话,均是以170和171开头的号码。和李康的情况类似,电话响几声后被挂断,接听也无人应答,并且无法回拨。
商家对北青报记者表示,“呼死你”这类轰炸软件,都是通过程序控制的,“轰炸用的电话号码,不是对应的实名的个人,而是虚拟号段,这样打回去也没用”。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文章
Recommend article-
广东自主研制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临床试验
逸飞时尚/阅读:164 -
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物资紧急采购其他公告(6)
逸飞时尚/阅读:107 -
台湾输出新冠肺炎病例暴增 国民党吁出境前筛检
逸飞时尚/阅读:159 -
505万公里农村邮路助力脱贫攻坚
逸飞时尚/阅读:200 -
霍普金斯大学: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700万例
逸飞时尚/阅读:155 -
人民网评:智能化时代,老人怎能成为“社会局外人”
逸飞时尚/阅读:86

热门文章
HOT NEWS